来源:火狐体育登录 发布时间:2025-03-26 09:58:03
2月10日下午,澎湃新闻影子调查队揭露电子商务平台严选“纯棉棉被”实为廉价禁用化纤下脚料所制的暗访报道。揭露了消费的人在淘工厂“天天特卖工厂”购买的“一级长绒棉被”,送检后发现被子中心部位的含棉量仅为4.8%,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(75.4%)。
记者深入调查发现,一些作坊式小工厂回收化纤纱线等下脚废料,粉碎制成絮状,经流水线再加工后,一床床雪白的“棉被”便出厂销往全国。刨去运费,这样的化纤棉售价可低至5元/斤,价格不到长绒棉的五分之一。有网店累计销售显示为627万件。在校学生、临时劳务工等人群,是购买主力。
针对澎湃新闻报道的“廉价化纤下脚料制假棉被”,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月11日公开通报称,市监部门联合属地公安部门第一时间介入后,对涉事企业采取了抽样检测、查封扣押、立案调查等执法措施。
与此同时,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在当天通报称,市监部门联合属地有关部门介入后采取固定证据、查封扣押、抽样检测、立案调查等措施。
从澎湃新闻的暗访调查来看,将廉价纤维制品下脚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化纤棉被,冒充“一级长绒棉”被芯销售,居然成了行业里公开的秘密,并且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大行其道。肮脏污秽的化纤下脚料,在一场“变形记”之后上了人们的床榻,与无数消费者有了直接的肌肤接触,而在校学生、劳务工等相对弱势人群,又是这样的产品的主要受害者。
化纤下脚料被打散、冒充棉花,是所谓的“黑心棉”,早在20多年前新闻媒体就揭露、曝光过,早已经声名狼藉。也正是在对“黑心棉”的一片喊打声中,国家出台了《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方面的要求》(GB 18383-2001),之后又升级为GB 18383-2007。国家标准明确规定,廉价化纤纱线回收打碎制成的化纤棉,属于禁用的“再加工纤维”范畴,不得作为床上用品的填充原料使用。即使是未被污染的纤维制品下脚料,在经过高温成型(热熔)和消毒工艺处理后,也只能作为软体家具等产品的铺垫物原料,不可作为床上用品的原料。
也就是说,记者暗访当中发现的一些工厂将化纤下脚料拆纱线、打碎、整形做成被芯,且没有高温、消毒过程,违反了国家的强制性品质衡量准则,也当然违反了《产品质量法》。而且这些化纤下脚料做成的被芯居然冒充“一级长绒棉”,这是“错上加错”,是对于消费者的再一次的欺骗。在暗访时,一些工厂人员是明清楚自己在从事违法的勾当,“不可能搞这么多贵的(棉花)进去”“一般人看到这么脏,吓都吓死了”,却依然铤而走险、以身试法。
南浔一化纤被加工厂位于废弃的机械厂内,“次品”堆在地上,原料重新打碎后即可再次投入流水线生产。
被国家严令禁止的“黑心棉”为何能重出江湖,并且搭上了电商这部快车,流毒更广、产销规模更大?这么明目张胆的违法生意,为什么躲过了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管,还轻松绕过了电子商务平台看似严格的准入门槛?电子商务平台以“工厂源头”等由头为这样的问题商品增信、推流,不应该承担严格的审查责任吗?
“黑心棉”并不全是黑色的,也可能是白色的。违反质量法规、违背国家强制性标准,罔顾消费者的健康安全,纯白色的被芯一样是“黑”的。目前,事发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经介入调查,希望可以查清上下游产业链,彻底剜除病灶,铲除这样的黑色生意。也希望相关电子商务平台认真检视商品准入问题,对消费的人的安全健康负责。